c_mang1 发表于 2014-10-30 12:39:34

关于小日本5“固定画质”VBR编码

本帖最后由 c_mang1 于 2014-10-30 16:32 编辑

受猫版启发,取小日本5的“固定画质”VBR编码后的效果非常满意。
1,通常转换后的电影720p(仅视频)大小均在1G左右,清晰度却与4、5G的(固定码率4、5千左右)的原文件看不出有什么区别,网盘播放更为流畅。
2,MediaInfo查看码率只给出最高8000。
3,虽然转换耗用时间窗口提示并不一定准确,但在实际比对中,与固定码率等的耗时差不多。
由于对算法是门外汉,仅根据RM-〉RMVB的模式推测,“固定画质”VBR是不是就像RMVB的动态码率?
参考文章见2楼——

c_mang1 发表于 2014-10-30 16:33:19

一、查看几家网络百科,看法基本一致,似乎是早期的论点(专门针对MP3音频):
   VBR(VariableBitRate),动态比特率,是指非固定的比特率,音频编码软件在编码时根据音频数据的复杂程度即时确定使用什么比特率,这是以质量为前提兼顾文件大小的编码方式。
   VBR与传统的 CBR编码的 MP3不同,传统的CBR(Constant BitRate)就是静态 比特率,CBR约定死了MP3的采样率为固定值。一首MP3从头至尾为某固定值如128KBit/s进行压缩。而VBR则采取了一种全新的,全程动态调节技术的压缩方法。当在低音段时,VBR会自动采用较低的 比特率如32KBit/s对 音质进行压缩;当在高音段时会用较高的比特率如224KBit/s对音质进行压缩;当在极高端时则采用最高320KBit/s进行压缩。VBR MP3就是在控制文件大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了MP3的音质。
   CBR 和VBR的不同点:
  (1)CBR:固定位率的FRAME的大小也是固定的,只要知道文件总长度,和帧长即可由播放每帧需26ms计算得出 mp3播放的总时间,也可通过计数帧的个数控制快进,快退慢放等操作。
  (2)VBR:VBR是XING公司推出的算法,所以在MP3的FRAME里会有“XING”这个关键字(现在很多流行的小 软件也可以进行VBR压缩,它们是否遵守这个约定,那就不得而知了),它存放在MP3文件中的第一个有效FRAME里,它标识了这个MP3文件是VBR的。同时第一个FRAME里存放了MP3文件的FRAME的总个数,这就很容易获得了播放总时间,同时还有100个字节存放了播放总时间的100个时间分段的FRAME的INDEX。
  VBR是一种可变编码速率的MP3压缩方式,其原理就是将一首歌的复杂部分用高 比特率编码,简单部分用低比特率编码,通过这种动态调整编码速率的方式,进一步得到 音质和文件体积之间的平衡。它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让整首歌都能大致达到我们的 音质要求,缺点是编码时无法估计压缩出来的文件体积大小。
  现在推出的MP3机大部分都支持VBR了,不过有些机器虽然能够播放VBR格式的歌曲,但是不能够正确显示播放时间,目前许多高品质MP3都是采用 VBR编码的,因此在选购的时候要注意MP3随身听对VBR的支持是否有效。

二、来自CSDN的一篇文章:视频编码中CBR编码和VBR编码
视频编码中CBR编码和VBR编码的区别
  用Premiere Pro 2.0输出DVD时,系统中有个选项,即输出采用CBR编码还是VBR编码,那么,CBR编码和VBR编码的区别是什么呢?两种编码适用于什么情况呢?
  VBR就是可变比特率,它与恒定比特率CBR有一些区别,关于CBR或VBR编码的区别如下:
  通过使用Windows Media编码器,可以用恒定比特率(CBR)或可变比特率(VBR)对音频和视频内容进行编码。

  CBR编码
  在流式播放方案中使用CBR编码最为有效。使用CBR编码时,比特率在流的进行过程中基本保持恒定并且接近目标比特率,始终处于由缓冲区大小确定的时间窗内。CBR编码的缺点在于编码内容的质量不稳定。因为内容的某些片段要比其他片段更难压缩,所以CBR流的某些部分质量就比其他部分差。此外,CBR编码会导致相邻流的质量不同。通常在较低比特率下,质量的变化会更加明显。

  VBR编码
  当计划提供内容供用户下载、 将内容在本地播放或者在读取速度有限的设备(如CD或DVD播放机)上播放时,请使用VBR编码。(计划流式播放内容时也可以采用峰值VBR编码模式)当 编码内容中混有简单数据和复杂数据(例如,在快动作和慢动作间切换的视频)时,VBR 编码是很有优势的。使用VBR编码时,系统将自动为内容的简单部分分配较少的比特,从而留出足量的比特用于生成高质量的复杂部分。这意味着复杂性恒定的内容(例如新闻播音)不会受益于VBR编码。对混合内容使用 VBR 编码时,在文件大小相同的条件下,VBR编码的输出结果要比CBR编码的输出结果质量好得多。在某些情况下,与CBR编码文件质量相同的VBR编码文件, 其大小可能只有前者的一半。

  一般情况下,合成相同质量的节目时,采用CBR编码方式时节目合成时间会短一些,但文件的长度会大一些(即相同时长的节目会占用更多的空间或者相同的空间只能容纳更短的节目)。

   一台Intel双核805D(2.66GHz)、1.5GB内存、ATI X550独立256MB显示卡、300GB并口硬盘、不超频的情况下,在Premiere Pro 2.0中合成一段54分钟的DVD节目,采用CBA编码方式,耗时约90分钟,生成的文件约3.7GB;采用VBA二次编码方式,耗时约150分钟,生成 的文件约2.7GB。

IsaacZ 发表于 2014-10-30 23:43:31

固定画质(CQ)是可变码率/动态码率(VBR)的一种。另外一种VBR是“平均码率”。“固定画质”是一遍过,“平均码率”是走两遍,第一遍分析,第二遍编码。

参考:
[教程] 浅谈TMPGEnc中码率控制的模式(CBR/VBR/CQ)
[资料] 关于码率:CBR 与 VBR 的区别

c_mang1 发表于 2014-10-31 00:51:59

IsaacZ 发表于 2014-10-30 23:43
固定画质(CQ)是可变码率/动态码率(VBR)的一种。另外一种VBR是“平均码率”。“固定画质”是一遍过,“ ...

多谢猫版,继续学习。

younglu 发表于 2014-11-28 00:56:54

真是个好坛子,学到好多知识,版主技术问题都参与释疑解惑,难能可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小日本5“固定画质”VBR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