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aacZ 发表于 2003-12-31 10:43:22

陈淑桦 - 滚滚红尘

——《〈点此收听或下载本帖中的歌曲(陈淑桦版)〉》——

——《〈点此收听或下载本帖中的歌曲(陈淑桦 罗大佑合唱版)〉》——

http://61.128.101.130:4080/song/k4/0252/4.wma

曲: 罗大佑 | 词:罗大佑 | 编曲:花比傲 | 唱:陈淑桦
-----------------------------------------------------------------

起初不经意的你 和少年不经事的我
红尘中的情缘 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语的胶着
想是人世间的错 或前世流转的因果
终生的所有也不惜换取刹那阴阳的交流

来易来 去难去 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易分 聚难聚 爱与恨的千古愁

本应属于你的心 它依然箍紧我胸口
为只为那尘世转变的面孔后的翻云覆雨手

来易来 去难去 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易分 聚难聚 爱与恨的千古愁

于是不愿走的你 要告别已不见的我
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我俩的传说

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我俩的传说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19 13:24:55编辑过]

IsaacZ 发表于 2003-12-31 10:44:48

却道红尘滚滚

                              文 衍嫣

  《滚滚红尘》是一部电影。
  "滚滚红尘"也是一首歌。
  这首歌在影片中出现,正是男女主人公受无常捉弄,已觉察到离别在即的当口。能才说"来,让我们跳舞吧。"前奏缓缓流出,两人相拥而舞,由室内跳到露台。陈淑桦柔情婉转的声音伴着他们的舞步轻扬:"起初不经意的你和少年不经事的我,红尘中的情缘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语的胶着……"韶华哽咽着说:"我们结婚吧。"能才说:"我的身份会害你一辈子。进去吧。"陈淑桦特有的柔情,正恰到好处地演绎着罗大佑的长句子:"于是不愿走的你要告别已不见的我,至今世界仍有隐约的耳语跟随我俩的传说"。
  在这样一种罗曼谛克的气氛之下,令人无暇去顾及歌词的深意。在以后的日子里,虽然无数次地听陈氏"滚滚红尘",感受到过无数次的不称意,但还是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氛围,这样的歌声,是最适合不过的配合。
  在震动中展读《滚滚红尘》的剧本,这才感受到电影中未表达出,淑桦未演绎出的那一种属于三毛的情绪。三毛不是写一个叫沈韶华的女人和一个叫章能才的男人的故事,在她生命快到终点的时候,她想表达一种人类永恒的生存无力感。
  很久很久以前,老子说过一句可怕而简洁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人们因其孤立,常常需要一种强大的力量来支持。所谓"有情人终成眷"应是这种幻想所致。然天地本无仁爱之心,人没有权利认为自己偏偏为天意所爱,或为某种公正的伦理法则所爱。相爱中的男女,即使拥有了伟大的爱情,也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员,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全由不得自己。
  《滚滚红尘》是一个悲壮的故事,这种悲壮,只有三毛自己才能理解。可是有一次再听罗大佑和陈淑桦合唱这一曲"滚滚红尘",却发现罗大佑试图表达的也是一种悲壮。
  罗大佑一贯的率性中透着柔情,回应着一往情深的陈淑桦,也配合着暗暗起伏的旋律,虽然两人相爱"想是人世间的错或是现实流传的因果";虽然苦苦相恋但不能善终,可是"终生的所有也不惜换取刹那阴阳的交流",虽然无奈"那尘世转变的脸孔后的翻云覆雨手",然而毕竟"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跟随我俩的传说。"
  余音缭绕的耳语回荡,仿佛要把这段生死恋永远留在人间。罗大佑的悲壮,其实又不同于三毛的。
  有缘听过凤飞飞演唱"滚滚红尘",很淡漠的歌声,平平直直的,却是我听到的最好的方式。
时光飞逝,这词曲一次又一次地将人感动直至麻木。
  《诗经·邶》中有诗云: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是啊,死生契阔。

石清 发表于 2004-1-30 12:54:43

这是歌我一直很喜欢,谢谢ISAACZ兄!

石清 发表于 2004-2-18 11:11:55

这个链接有些问题.

IsaacZ 发表于 2004-2-19 13:13:16

谢谢提醒,好了。

石清 发表于 2004-7-18 01:10:04

链接又成问题了

IsaacZ 发表于 2004-7-20 03:26:25

看来石兄真是这首歌的忠实听众!修好了。

bk112 发表于 2004-8-3 01:45:54

这是一首好歌,记得小时侯就很爱听!谢谢斑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淑桦 - 滚滚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