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roshi 发表于 2014-5-26 22:27:32

“日本制造”的信任危机

本帖最后由 Hiroshi 于 2014-5-28 14:23 编辑

【转帖】日本制造”的信任危机

    日本的食品虚假标识问题似乎是一夜之间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近来日本各地多家百货和酒店等发现造假问题。

  包括进驻日本第一高楼“阿倍野HARUKAS”的近铁百货店总店在内,旗下3家百货店和1处商业设施内的餐厅均使用了与菜单标识不符的食材。例如,菜单中产地写着“在静冈由比渔港卸货”,但实际上使用的是台湾产的樱虾。京阪百货店宣布,进驻旗下大阪守口店内的“中国料理赤坂饭店”在菜单中标明对虾,但实际上使用的是其他种类的虾。东京巨蛋酒店从2000年开业起就在客房送餐时把从外部采购的面包标识为“自家制”。酒店内的两家餐厅使用的是注入牛脂的牛肉,却将其标为“牛排”。知名百货高岛屋承认,6家分店附设餐厅以及熟食小菜,以便宜的草虾冒充价格较高的斑节虾,高级的牛肉炸饼一半原料是猪肉,欺瞒顾客长达9年半……

  日本食品和日本服务受到了全面质疑,迎来空前危机,媒体说是商家道德水准下降。商家造假牟取暴利是不容许的犯罪行为,但也有必要探讨造假发生的深层因素。

  十几年前我刚来日本的时候,很羡慕日本人对国产货的自豪感。以前在中国,人们总是崇洋媚外,进口的东西总是比国产的价格贵。但是日本正好相反,国产货是最高贵的。“日本制造”是一块过硬的招牌。

  但是近年来,逐渐感觉日本人过于拘泥于“国产”和“品牌”,好像只有日本的东西才是好的,才安心,外来的、特别是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都是“有毒”的。这种心理从深层次上说是一种闭锁的社会心态。消费者买东西特别留意产地和品牌,好似只要是有名气的就放心。至于食品的味道如何,是否合自己的口味则无关紧要了。

  消费者的固有观念有相当大的牵引力,商家总是迎合消费者的心理。这次造假问题的曝光,并不是由消费者揭发的,而是来自企业内部的告发。不免让人感叹日本人的“美食鉴别能力”下降了。

  实际上,按照正常的市场运营思维,一分钱一分货,普通的东西就卖普通的价格。高级饭店如果希望把普通的东西卖出一个好价格,那也不必伪装,告诉食客食材的真实情况,在烹饪和服务上多下点功夫,就算稍微卖得贵一些消费者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回发生了弄虚作假风暴,给日本人心理上的冲击力应是不小。因为在虚假被曝光前,大家兴高采烈地在高级饭店出高价点“高级菜”,毫不怀疑其中有以次充好的诡计。“全面伪装”让消费者的心理彻底崩溃了。日本社会发生了品牌信任危机。

  日本人在上个世纪60年代之前也是崇洋媚外的,随着经济的高速成长,日本人的自信与日俱增,认为日本产品是世界上最好的,商家也是费劲心思打造品牌。到今天,自信一定程度演变成撑面子的自负。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形势急速变化。日本泡沫经济破碎后是长期过于平淡的不景气,企业效益停滞不前。之后大量的“中国制造”涌入日本,对此日本企业和日本人心情复杂,日本制造不再一枝独秀,但是日本人从潜意识里要极力维护日本产品的自尊,前些年开始,商家就开始赋予“日本制造”物以稀为贵的形象。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日本食品界冒名之风盛行。一些商人以外国产品冒充日本产,迎合了日本民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国产品最安全、优质的心理。

  这次事件也许可以让日本人有机会反省对本国产品和名牌产品的过分崇拜的“恶习”,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产品以及东南亚诸国的产品都将源源不断地涌进日本,日本人再对国产品孤芳自赏,难免“高处不胜寒”。

  日本商家的大规模造假给中国怎样的启示呢?前些年,就有日本商家把中国产品伪装成日本产品出售,折射出中国品牌难以在日本深入人心的困境。现在日本人痛定思痛,也许能够对舶来品多一些宽容。长时间以来,中国产品进入日本的通行证就是两个字—“便宜”,百元店的日用品几乎都是中国制造。近年,日本市场上中国生产的各类家电产品所占市场份额在不断提高,但其主体还是日资企业在华产品,真正的中国品牌难见踪影。现在开始,也许将迎来“中国制造”提高身价反攻日本的时候了。但是要想在日本市场受到欢迎,必须改变中国品牌“便宜”的形象。内在优质、外在华贵的产品,才能改变日本人对中国产品的刻板印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1704aa10101hmc9.html




Hiroshi 发表于 2014-5-26 23:01:21

在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中国,越南货等属于一个层次,卖的价格都一样。
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属于一个层次。
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服饰,化妆品卖的很贵,属于奢饰品。

弄不懂是,韩国货在中国人气很价格都很高......可悲呀。

IsaacZ 发表于 2014-5-27 08:39:31

要想做出精品,需要不断追求完美,靠耍小聪明只能欺瞒一时。

lijianwen 发表于 2014-5-27 10:00:45

Hiroshi 发表于 2014-5-26 23:01
在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中国,越南货等属于一个层次,卖的价格都一样。
美国,澳大利亚,西班 ...

韩国货在中国人气很高,可能仅限于电子产品吧。
韩国汽车人气不怎么样。三星电视人气很高,这是事实。三星电视的质量并不输给日本,价格也并不输给sony、sharp,中国人舍得买,是有原因的而不是“可悲”。
三星的手机人气也很高。本人有一部三星,有一部索尼爱立信,三星在使用便利性上完胜索爱。
你转帖的正文说的就是你了,一味地沉醉在过去对日本产品的高度信任中,自信演变成了自负。

IsaacZ 发表于 2014-5-28 09:13:58

lijianwen 发表于 2014-5-27 10:00
韩国货在中国人气很高,可能仅限于电子产品吧。
韩国汽车人气不怎么样。三星电视人气很高,这是事实。三 ...

我也有类似的感觉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本制造”的信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