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教程经验总索引TVMW5/小日本5 索引【视频转换】小日本4/TE4XP 索引【视频转换】TAW4 / TDA3 索引【DVD打包软件】
Nero 索引DVD-Lab 索引【DVD打包软件】编解码器 索引 【必读】固顶帖011号
查看: 6056|回复: 1

[华语音乐] 陈琳 - 变脸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9335

威望

1453

金钱

1万

贡献

管理员

自由的灵魂

积分
101220
主题
5338
回帖
26335
注册时间
2003-4-10
最后登录
2025-9-15
发表于 2005-4-18 20: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迅雷下载:
陈琳 - 变脸

  
作曲:张亚东  
作词:丁晓雯

我看不见阳光 我闻不到花的芬芳
没有色彩的灰色 大地好荒凉
我听不见问候 感受不到爱的温柔
每个人仿佛是一个战场 匆匆忙忙
是谁改变了世界 世界失去原来的脸
当你发现它的泪 会不会后悔
我看不见阳光 我闻不到花的芬芳
没有色彩的灰色 大地好荒凉
我听不见问候 感受不到爱的温柔
每个人仿佛是一个战场匆匆忙忙
是谁改变了世界 世界失去原来的脸
当你发现它的泪 已来不及安慰
<我看不见阳光 我闻不到花的芬芳>
<没有色彩的灰色 大地好荒凉>
<我听不见问候 感受不到爱的温柔>
我说现在停止吧 别再让它继续的憔悴
人的亏欠最后终究还是要自己退回
没有了爱 没有所谓 一切都将渐渐枯萎 枯萎
<我听不见问候 感受不到爱的温柔>
我说现在停止吧 别再让它继续的憔悴
人的亏欠最后终究还是要自己退回
没有了爱 没有所谓 一切都将渐渐枯萎 枯萎
停止吧
停止吧……
IsaacZ的发言中如果提到任何字母缩写或专有名词,在本论坛中一般都能搜索到。点此立即搜索点拨论坛。如有搜索不到的,请尝试问AI,或者跟帖提问。
发帖前请注意看置顶帖。如果你发现自己的问题没有得到回答,说明你的问题提错了地方或者提问前未先阅读版规。
发现掉链,请直接回帖报告。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9335

威望

1453

金钱

1万

贡献

管理员

自由的灵魂

积分
101220
主题
5338
回帖
26335
注册时间
2003-4-10
最后登录
2025-9-15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变脸》是陈琳于2000年发行的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批判意味的歌曲,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强烈的情绪张力,展现了现代社会中人性异化与生态失衡的困境。以下从主题内涵、音乐风格、歌词意象和社会意义四个方面进行评析:




一、主题内涵:异化与迷失的现代性反思
歌曲以“变脸”为隐喻,直指现代社会在高速发展中对自然与人性本真的侵蚀。歌词中反复强调的“看不见阳光”“闻不到花香”“听不见问候”,并非单纯的感官失效,而是象征人与世界关系的断裂。这种“灰色大地”的荒凉景象,揭示了物质繁荣背后精神世界的贫瘠与情感冷漠。歌曲批判的并非技术进步本身,而是人类在追求利益过程中对自然与心灵的掠夺——“世界失去原来的脸”正是这种异化的结果。




二、歌词意象:重复与递进的情感强化
歌词通过多重意象的堆叠(阳光、花香、问候、爱的温柔)构建出一个原本应有的美好世界,并与现实中的“战场”“荒凉”“枯萎”形成尖锐对比。重复出现的“看不见/闻不到/听不见”句式,强化了无力感和窒息感,而后半段从“是谁改变了世界”的诘问到“停止吧”的呼吁,实现了从观察到批判再到行动的递进,最终以“枯萎”的惨淡结局警示人类:若继续透支世界,终将自食其果。




三、音乐风格:电子节奏与冷冽氛围的融合
作为千禧年前后的流行作品,《变脸》在音乐编排上采用了电子音效与摇滚元素的结合。急促的鼓点与冰冷的合成器音色烘托出“战场般匆匆忙忙”的都市节奏,而陈琳的嗓音在冷静克制与爆发力之间切换,恰如其分地传递出疏离与焦虑并存的情绪。这种冷峻的工业感音乐风格,与歌词主题形成高度统一,强化了歌曲的现代性批判色彩。




四、社会意义:超前环保意识与人性觉醒
在2000年环保议题尚未成为主流话语时,《变脸》已敏锐触及生态危机与人性异化的关联。歌曲不仅呼吁停止对自然的掠夺(“别再让它继续憔悴”),更指出“人的亏欠终究要自己偿还”——这种反思超越了浅层的环保倡议,直指人类文明模式的根本矛盾。它提醒听众:爱的缺失、感官的麻木与世界的枯萎是一体两面,唯有重建人与世界的共生关系,才能避免最终的荒芜。




结语:一首超越时代的预言诗
《变脸》不仅是陈琳音乐生涯中极具思想深度的作品,更是一首超越时代的预言诗。它用近乎绝望的笔触描绘了文明发展的代价,又以“停止吧”的呐喊留下觉醒的余地。今日重听,其中对自然破坏、情感冷漠的警示依然振聋发聩,证明了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穿越时间,持续叩问人类的前行方向。
IsaacZ的发言中如果提到任何字母缩写或专有名词,在本论坛中一般都能搜索到。点此立即搜索点拨论坛。如有搜索不到的,请尝试问AI,或者跟帖提问。
发帖前请注意看置顶帖。如果你发现自己的问题没有得到回答,说明你的问题提错了地方或者提问前未先阅读版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拨论坛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GMT+8, 2025-9-16 02:55 , Processed in 0.04898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